來源:中共黨史黨建教研部        發(fā)布日期: 2022-08-21
2022年7月,我校中共黨史黨建教研部講師樊友凱同志,圓滿完成組織交給的光榮任務(wù),從西藏順利返鄂。在為期一年半的援藏時光里,他用實際行動詮釋了黨校人的忠誠與擔當。
舍小家 為大家
2018年,在剛參加工作伊始,樊友凱同志的父親因為意外受傷導致顱內(nèi)出血,在昏迷一百多天以后才蘇醒過來,但是卻留下了嚴重的后遺癥,生活需要人照料。2020年12月,根據(jù)對口援助工作需要,我校需選派一名從事黨史黨建專業(yè)研究和教學的教師赴藏工作,他毅然決然地主動響應組織號召,奔赴三千多公里外的山南工作,留下年邁的母親獨自照顧生病的父親,把對家庭的愧疚深埋在心底,把組織的重托扛在肩上。
樊友凱在山南市委黨校授課
抗高反 斗嚴寒
2021年3月28日,也是他31日生日,到達了平均海拔3700米的西藏山南市開始援助工作。進藏之后,他曾一度遭受嚴重的高原反應,整夜失眠、頭疼、拉肚子、身體浮腫等,克服高反的藥物像手機一樣時刻帶在身上,經(jīng)過一段時間的生理斗爭,高原反應才逐漸減輕。高原缺氧嚴寒大風低氣壓強輻射的惡劣環(huán)境,更加堅定了他援藏的如磐初心和堅定意志。
樊友凱參加山南市春季義務(wù)植樹
守初心 擔使命
在山南市委黨校,他被安排在黨史黨建教研室從事教學科研、期刊編輯及傳幫帶工作。他準備的教學專題《毛澤東“老三篇”及其當代價值》被作為黨史學習重要專題在山南市廣泛宣講,教學專題《深入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精神》作為學習貫徹黨的十九屆六中全會的重點課程,在山南市委黨校2022年春季各個班次深入宣講。在傳幫帶上,既授之以魚,也授之以漁,幫助多名年輕教師順利通過新專題試講,所主持的課題《山南邊境地區(qū)基層黨建工作的現(xiàn)狀與思考》被評為2021年山南市委黨校優(yōu)秀科研課題。在對口支援上,協(xié)調(diào)共計20萬元用于山南市委黨校校園建設(shè),開創(chuàng)性對接了一次“教研援藏”活動,促進了兩地黨校的深度交流,拓展了我校對口援藏工作新格局。其援助工作也得到了受援單位和受援地黨委政府的充分肯定,被山南市委黨校表彰為“優(yōu)秀援藏教師”,被山南市委市政府表彰為“優(yōu)秀援藏干部”。
樊友凱在開展“傳幫帶”工作
講奉獻 盡職責
作為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隊員,他統(tǒng)籌做好受援單位與工作隊的工作,擔任工作隊第二支部的宣傳干事,負責湖北農(nóng)業(yè)、自然資源、水利三個援藏“小組團”的宣傳工作和工作隊相關(guān)文稿的起草工作,為工作隊自身建設(shè)作出了重要貢獻,并先后被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表彰為“2021年優(yōu)秀黨務(wù)工作者”“2021年宣傳工作先進個人”“2022年優(yōu)秀黨務(wù)工作者”。
雄鷹見證藍天的高遠,雪山彰顯大地的壯闊
在談及自己的援藏經(jīng)歷,他這樣說道:“援藏,是人生難得的經(jīng)歷,也是寶貴的財富。廣大在藏干部缺氧不缺精神、艱苦不怕吃苦、海拔高境界更高,他們身上閃耀著的黨性光芒將一直照亮我前行的路。湖北與西藏相比、湖北省委黨校與山南市委黨校相比,其生活工作條件無疑是優(yōu)越的,返崗以后我會倍加珍惜自己的崗位、努力工作。在對口援助期間,派出單位的關(guān)懷和支持、受援單位的關(guān)愛和幫助、湖北省第九批援藏工作隊的愛護與照顧,都令我感動,唯有懷著一顆感恩的心,一如既往弘揚傳承‘援藏精神’和‘老西藏精神’,才能不負援藏經(jīng)歷。”